欢迎访问临沂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立志·做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2013-03-27


 
    从孩子出生,到成人、成才、成功,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三十年中,孩子要经受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乃至研究生教育。每一个受教育阶段,摆在孩子面前的有三条路:正路、弯路、错路。摆在家长面前的家教理念、家教主导思想、家教措施、方法,也有正确、错误之分。孩子成长过程中,走的路是正确还是错误,往往与当时的家庭环境、与当时的家长主导思想、家教措施有直接关系。如何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不走错路,这是广大家长所期望的,也是一个值得深思、亟待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陪同孩子和我辅导的学生,走过了一个成长周期,回顾起来,有经验、有失误、有教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和实践,反复思考,悟出了一个道理,找到了人生成长的真谛—“有志向、会做人”。只要家长始终抓住“立志·做人”这条主旋律,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家长也不会留下后悔和遗憾。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功人士、学者、伟人,无不受到家庭的良好影响和教育,是幼时家长的高瞻远瞩、正确导向、及时的家教措施,成就了他们的光辉人生。现在讲以下四个问题。
    一、当前家庭教育的失误
    在当今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大部分家长却找不到正确教育培养孩子的途径和方法,陷入许多误区:
    1、光想让孩子学习好,但孩子却不努力,上辅导班、请老师补课,孩子的成绩还是上不去。为什么?因为孩子学习缺乏学习动力,被动学习。本人曾对某校初二年级一班的五十四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及“你为什么读书?”五十二人的回答是:“不知道,是家长让来读的。”其中一名学生回答是“为了将来能生活的好,所以读书。”另一名学生回答是“为了有能力报效祖国。”又问及:“怎样才能把书读好?”却没有一个学生回答上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家长没有从小对孩子进行“立志”教育,孩子缺乏理想、缺乏目标、缺乏追求、没有动力,不能自我督促、自我约束,只是被动学习,“叫我学,催我学,自己偷懒不想学”,不管家长多么着急,怎么督促,孩子还是不努力,学习不好,成绩上不去。
    2、知道早期教育重要,但不知道早期教育应该抓什么?如何抓?误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抓文化学习;所以,不顾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强迫孩子去学知识,在幼儿园时期,就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学完了,到正式上学时,孩子认为自己早学会了,对学习没有兴趣,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其实,早期教育不是要求过早进行文化学习,而更重要是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培养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些能力越强,孩子的学习就越好。然而,孩子的这些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是有关键期的,错过关键期,以后再培养就十分困难。我们中国的学生和欧美学生相比,在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方面,有明显差距,究其原因,就是幼儿时期,家长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举例:略)
    3、只顾孩子学习,忽视了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大多数家长的通病。
(1) 怕耽误孩子学习,从小不让孩子做家务,父母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养成了孩子的懒惰习惯,长大之后,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
(2)孩子有了错误,没有引起重视,听之任之,小错酿成大错,结果害了孩子。
(3)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孩子很容易形成许多错误想法:我是家中的“老大”,谁都得听我的,我的意愿谁都不能违背;养成许多坏毛病:任性、我行我素、不听大人地劝告、自以为是。家长从小却没有实施强化纠错教育,结果形成了独生子女身心的许多性格缺陷、人格不足,走向社会不受欢迎,且容易碰壁。
    总之,早期教育不当,忽视幼儿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不注重对孩子进行“立志·做人”的教育,是当前家庭教育的重大失误。
    二、为什么“立志·做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家庭教育千头万绪,有许多工作要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生理特点、心理特征都是不一样的,教育措施、教育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只要抓住了“立志·做人”这个主旋律进行教育,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
孩子生下来,都是天真无瑕的,智力上没有明显的差别;是后天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不同,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
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大脑的开发,要靠家长从小就进行,而激发孩子潜能的首要因素,是志向。如果人有了理想,有了志向,有了目标,有了追求,他就会有前进的动力,也有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就会想办法、克服困难、就会努力去实现。有了理想、有了抱负,有了奋斗目标,他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不应该怎样做?他会沿着自己追求的方向前进,一旦偏离了奔向目标这条直线,他会及时调正方向,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滑行。孩子从小立下了志向,有了奋斗目标,他会在学习上自己抓紧,自己研究和改进学习方法,使学习不断进步,他不会盲目自满,固步自封,他会及时用心目中的理想目标,对照检查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规划自己下一步应如何学习。所以,把立志教育,列在家庭教育中的首位。
    家长不仅要对孩子进行立志教育,同时还要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教育孩子,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为孩子以后的成人、成才做保障。
    一个人要想事业有就,学有所成,不仅要有理想、目标、追求,还必须有良好的心态。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正确对待挫折,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面对现实,正确对待。不怨天,不怨地,要怨是自己。要从自身找原因,永不丧失前进的信心和勇气。要学会自己教育自己,犯了错,要知悟,失败了,要接受教训,时刻保持心态平衡。
    在当今这个时代,单凭个人的主观努力,很难做成一件事情,必须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要学会宽容、忍让和理解,要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宽容别人。要知道,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首先要学会理解别人。想得到别人的宽容,首先要学会宽容别人。谋事要着眼大局,想远处,看大处,不要纠结小事,不要计较一时的得与失。不记仇,忘掉怨恨,丢掉嫉妒,这样才能让别人尊敬你,信赖你,支持你,你的事业才能顺利进行,获得成功。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客观条件之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本人的努力,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有坚强的毅力。美国曾对八百个男性,追踪三十年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只与毅力有关,说明毅力是成才、成功的决定因素。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也没有什么天才。所谓天才,就是勤奋、执着、忘我、入迷。
做人要诚信,有责任心,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不仅当时负责任,而且永远负责任。记住: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所以说诚信、责任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
要有孝心,学会感恩。受助于自己的人可以忘记,但有助于自己的人和事,要永远不能忘。要知恩图报,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永远孝敬他们。很难让人相信,一个连自己的家和父母都不爱的人,他会爱祖国,爱人民?
    一个又贪又色的人,早晚都会出事,没有好下场!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不要贪财,不图利,不赚小便宜;不是你的,别去争;不该得的,不能要;碗外的饭,不能吃。为人要品行端正,要有人格,要有修养。这样,人就可以避免犯不该犯的错误。
   古人云:“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与别人沟通,与别人交流,虚心向别人学习。取别人之长,补已之短。把别人的聪明,变为自己的聪明。凡事有主见,但不能固执自己的偏见。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从中悟出可行的道理再去做,就可以少走弯路。
还要从小教育和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动手的生活能力。将来走向社会,免得父母担心。
以上所说的,如何做人的道理,如果家长从小就对孩子灌输,形成了孩子的坚强信念,并化为行为的准则,在大千世界里,不管干什么,都会有所成就。行行出状元,父母也就放心了,没有留下后悔和遗憾。所以说,抓住了对孩子的“立志·做人”教育,就是抓住了根本。(插语:略)
    对孩子进行“立志·做人”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有才有德。有德少才,鲜为人害;有才无德,小可以害民,大可致亡国;才德兼备,擅之可贵。培养孩子德才兼备,应是家长追求的方向。
    三、对孩子进行“立志·做人”教育的建议
    为了培养孩子,家长必须加强学习,研究教育,懂教育,会教育,不仅注意言教,更要注意身教。为此,向广大家长提出如下建议:
    1、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和谐的,民主的家庭教育气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社会的认识。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最初的知识,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孩子将来发展成什么样,与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父母对他的教育有直接关系。所以,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孩子后来产生的一些缺点、毛病不是天生的,是家庭的负面影响造成的。(举例:略)
    正人,必须先正自己,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须先学会教育自己。为了让孩子成人、成才,父母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和谐、温馨的家庭关系。父母不争吵,有争执,要尽量避开孩子,对孩子的教育不要简单粗暴,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不给孩子留下心灵创伤。这样让孩子感到家庭温暖,父母可亲、可信、可敬,孩子就很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为了不给孩子留下负面影响,家长在孩子面前非礼不语、失礼不做,无理不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为了能健康成长,就得学着这样做。
    2、对孩子进行立志做人教育,应从小进行,别等孩子错了再纠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离子进行立志教育,做人的教育,从孩子懂事时就进行。立志做人的教育,不是孤立地进行,应相辅相成。孩子小时,不用讲大道理,只告诉孩子,长大后,要做好事,不做坏事,要做大事,做好人。结合孩子的日常行为,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怎样才能做大事?要有知识、有本事、有能力?知识、本事、能力哪里来?要靠自己的努力,要好好读书,要有志气……。长期的潜移默化教育,种子就会开花、结果。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立志做人的教育内涵要不断丰富,不断加深。家长应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学者、伟人的故事,让孩子从中受教育。让孩子自己看伟人传略,读名人言录,从而立志笃行。让孩子不仅生活在现实中,还要生活在理想中,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读书,才能产生永恒的学习动力。
    3、抓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除父母遗传给孩子的先天因素之外,凡是后天培养的一切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如: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理想、信念、情感、意志、心 志、毅力、勤奋、刻苦、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学习上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创造力、动手能力,还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等等,……。
    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越好,他就越会做人。学习就会更好,事业就会越成功。为此,要抓好如下方面的教育:
    (   1)要培养孩子从小就爱学习的兴趣,会动脑,会思考,提高悟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的表现就是喜欢。孩子从小对学习有兴趣,喜欢学习,他就会学习好。对某件事情,有兴趣,喜欢去做,就做得好,能成功。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兴趣,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的事业,他就会做出成就。
    兴趣不是天生的,兴趣是培养的,兴趣产生的原因是自己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成功的喜悦。经常会看到孩子兴高采烈,手舞足蹈,高声大喊:“我成功了,我胜利了,我又赢了!”
    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在玩耍中进行,在游戏中进行,在具体做事的过程中进行。玩耍玩出花样,让孩子开心,他会愿意玩。做游戏要让孩子进入角色,体会到过程中的快乐,这样的游戏孩子肯做。做事情,能成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还愿意做,如果屡做,屡不能成功,他就不想再做了。
    在具体做事过程中,帮助孩子成功,是培养孩子兴趣,学会动脑、学会思考,提高悟性的最好途径。如:让孩子拼图,玩积木、搭模型,动手做玩具。开始阶段要简单,让孩子一学就会,一做就成,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愉快、喜悦。他就会继续做,然后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加大难度。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要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没有做成?为什么会失败?再加以具体指导,重新去做。结果做成了,孩子会非常高兴。在这种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手过程中,不断启发孩子动脑、思考、想出办法解决问题。经常这样教育,孩子就会养成了习惯,做事之前,要别急躁,沉下心,动脑、思考,想好再做,不盲动。一做就成功,兴趣便由然而生。(举例:略)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
    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制约人行为的力量,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能成就孩子的未来,受益一生。坏的习惯,害人一生。孩子从小形成的习惯,无论好坏,一生很难改变。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培养,先入为主,别等孩子错了再去纠正。要培养孩子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养成生活有条有理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不可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生活的条理性,能带来人思维的条理性。
    养成自觉学习,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自己抓紧;学习时,不做其他事,不想与学习无关的事,不磨蹭时间,能做到“入静、入迷、入境”。
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不虎头蛇尾,有始有终。
    (3)注意培养孩子具备良好的性格。
    好的性格是既柔又刚,思想大度,既容人,又善待自己,不霸气,不小气,遇事沉着冷静,不急不躁,不乱发脾气。做事低调,不张扬,不狂气,不要太内向,遇事不钻牛角尖,能想得开,放得下,要活泼开朗。
   虽然人的性格受遗传影响,但家长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和培养,是可以改变的。好的性格形成,家长不仅要注意言教,更要注意身教。当孩子出现性格缺陷时,要引导孩子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认识到危害,自己觉悟,经过长期的磨炼,良好的性格才能逐渐形成。
    (4)教育孩子要时刻保持心态平衡。
    平静的心态是人处理问题,做事有办法的智慧库。问题处理得是否恰当,是由当时人的心态决定的。只要人有了平静的心态,平衡的心理。就不会犯糊涂,做傻事,不犯不应该犯的错误。
    教育孩子遇事不与别人比,只与自己比,力求不断自己战胜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当自己不如别人时,只与自己比,与自己的过去比,发现我比过去好了,我比过去进步了,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当自己超过别人时,也还是与自己比,与自己追求的理想目标比,发现自己与理想目标还差得远,应该继续努力,防止盲目自大,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告诉孩子,前进路上的阻力,不是来自别人,而是你自己,不是别人打败了你,是你自己打败了自己。
教育孩子学会知足,知福。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要过分苛求,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满足。要懂得“知福福常用在,有缘缘随来”的道理。人的欲望无止境,心理就不会平衡。只有做到:不攀比,知足常乐,才能保持心态平衡。
    过去别人对自己的不好,要学会忘记,不要记仇,不要有报复心理。造成的纠结,要设法化解。记住:“朋友千千少,冤家一个多。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报复人一时的快乐,远远小于对自己的伤害。只有忘记仇恨,心理才会平衡。人应该心存善念,就没有怨恨。学会不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不要计较面子,人的尊严不是表现在外部,而是存在自己的内心里——我不像你说的那样坏,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不要在乎别人怎样说你,怎样看你。
    许多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人后来犯的一系列错误,是由于心里不平衡造成的。习惯能成就未来,但心态决定命运。私心是人犯错的根源。
    (5)对孩子进行目标和期望教育,产生学习动力
    高尔基曾说过,伟大的目标,才能产生伟大的行动。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学习动力=目标×期望心理的概率。目标又分为三个层次:理想目标、奋斗目标、行为目标。
A.理想目标:将来要达到的终极目标,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职业,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选对行业,能成就一生。让理想目标激励孩子不断前进,憧憬未来。
B.奋斗目标:在学习上应达到的标准,不是和别人比,只是和自己比。开始阶段,目标可以低一些,然后逐渐提高标准,如果开始阶段订得太高,目标不能实现,容易丧失信心。(具体解释:篮球架效应。略)
C.学习要有计划,在学习之前,要预先考虑好学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确定好学习的量,努力完成。只要学习就得有收获,达到预期要求。这样孩子才会有成就感,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学习成绩会逐渐提高。
    (6)教育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孩子的学习就会越来越好。
    学无定法,但要讲方法,贵在得法。在学习上,孩子必须做到:自觉、乐学、会学。让孩子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才能取得优异成绩。为此,家长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第一,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动态的教育。促其自觉,时刻保持奋进的学习情绪,别掉队,别偏科,孩子在学习上就不会碰到太大的困难,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不会丧失学习的信心。
第二,帮助孩子研究学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专心上求效率,在思考上求智慧。
首先,养成读书专心、听讲认真,复习及时,作业独立完成的良好习惯。然后再研究学习规律,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举三反一”,提高做题能力。(具体解释:略)
    借助于有讲解、有习题解答及做题分析的参考书,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帮助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对参考书,要横向阅读,纵向思考。几本讲解同一内容的参考书,一起看完,取交集和补集,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通过纵向思考,提高孩子的元认知能力。(解释:略)
相同类型的习题解答、解题分析,放在一起看,可以拓宽孩子的解题思路,归纳总结出做题的规律,提高做题的能力。通过纵向思考,达到不仅会做这一道题,这种类型的题都能做。要培养自学能力,老师教的要会,老师没教的也要会。
要求孩子做到:记就清晰完整,懂就要透彻,不能似是而非,会就熟练,心里明白,要会表达。这样才能算是把知识学深、学透、学活了。要克服学习上的“克拉克现象”(作解释:)
    学习的效果,不在于你看了多少遍,用了多少时间,要看在你脑子里留下了多少记忆。为避免遗忘,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遗忘规律,要用迂回的学习方法。(解释:遗忘规律)
    学习要有计划性、针对性,有计划地学,有针对性地突破难点。要学会自己考自己,检查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缺陷,做到查漏补缺,检验自己做新题做难题的能力。最近,美国普度大学,记忆和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考试是最佳学习方法,孩子应该学会自学自考。
    (7)教孩子会考试,只要能反映自己的水平,就是胜利。
    不仅会学,还要会考。每次考试,不出现不该犯的错误,能反映孩子的水平,就会增加孩子学习的信心。为此要教育孩子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端正态度,别怕考孬,别怕暴露问题,把考试看成是一次练习,一次锻炼,考出方向来就行。家长也不要在孩子考试前定目标,向孩子施加压力。
二是要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学习的知识一大片,但考试是一条线。要让孩子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疏理,连成串,穿成一条线。告诉孩子,临考试前,只复习平时会的,不去复习平时不会的,允许考前不会。
三是考试过程中,不想考试结果,只想如何做题,只要把该会的题能做出来,就没有后悔和遗憾。平静的心态,是考试进行的先决条件。经验告诉我们:越怕考不好,结果考得更差。越怕失败,失败就在眼前。如果什么不去想,反而结果会更好。为什么?这是心态决定的,因为平静的心态是人的智慧库。
四是正确对待考试后的成绩。成绩好,不骄傲,心想:这次考试,因为我都会,所以成绩好,如果考试题变了或变难,有我不会的题,成绩肯定低。如果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气馁。不怕这次考试成绩低,就怕考试过后情绪低,找不到方向,找不出问题,不知道下一步学习应该怎么办?每次考试过后,都要仔细分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教训是什么?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不是考试时才有的,是平时缺点的集中暴露。所以,要从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去解决,平时这方面的缺点纠正了,考试也就不会再出现了。对于考试中不会的问题,往往是规律性的问题,下次考试还会遇到,如果轻易放过,以后再考还是不会。
    4、对孩子交友、异性交往等方面,进行下面教育
    让孩子知道,选对行业,成就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选对朋友,受益一生;选对老师,智慧一生。
    以上所讲的,只是“立志,做人”教育的重点问题,各学龄段的具体教育要求和方法,详见《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和本人写的《别等孩子错了再纠正》一书。
    四、家庭教育的方法、艺术与家风
    家庭教育的措施、要求要落实到孩子身上,必须得到孩子的认可,让孩子感到父母说得对,有道理,应该照着父母所讲的去做。要达到上述目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讲艺术、抓时机、有方法。
    1、对孩子进行“预期心理效应”教育,使孩子积极向上,是家庭教育的法宝。
    2、什么是“预期心理效应”?具体解释:(略)
    “预期心理效应”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本身不受直接行为结果支配,而是受预期结果支配。所谓预期结果,就是愿望结果,只有当愿望结果与行为直接结果一致时,人才是高兴的,愉快的,从而又产生新的愿望,新的愿望结果支配新的愿望行动。如果人没有愿望,也就没有行为。所以孩子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迫孩子去干,干也干不好。太容易的事情,孩子也没有兴趣。收藏人为什么喜欢收藏,一是兴趣爱好,二是想到收藏的这些东西将来能升值。
从我们接触的学生来看,凡是自己主动找我辅导的,成功的概率非常高,几乎是百分之百。凡是自己不主动,家长叫来的,成功率很低。为什么?主动找我辅导的学生他来之前,就有个愿望,想让我帮助他解决什么问题,当我讲完之后,他的问题得到解决,愿望结果实现了,他回去之后,照我说的办,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证明我说的对,我说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再遇到什么问题,他还主动来找,找我有收获,他回去之后,照我说的办,有了进步,有了收获,体会到成就感、愉快感,他的学习就越来越进步。找到了方法,产生了自信,进步速度超出想象。有的学生,在高考前夕,一个月的功夫,比平时模拟考试成绩多出100分。(举例:略)
为什么家长让来,自己不主动,进步的慢,成功率小呢?因为他没有找我辅导的愿望,我讲了他没有听进去,回去又没有照我说的办,结果就没有进步,没有成就感,学习还是不努力,所以没有进步。
    在家庭教育中,了解“预期心理效应”,对家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让孩子做某件事情,首先向孩子讲明做这件事情的意义价值,然后诱导启发孩子,产生期望,在期望结果的支配下,去具体做,在做的过程中,家长予以指导,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实现预期结果与直接实际结果的一致,孩子感到愉快,有成就感,以后孩子就学会尝试做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开始觉得难,实际做起来,没有想象得那么难,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敢想、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精神状态,也就有了锐气。(具体运用,详见下文)
   3、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唤起孩子的自信,改变自我状态,使学习不断进步。
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讲课时具体说明)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自我状态,决定人的行为倾向,要想改变人的行为倾向,首先改变自我状态,一个自认为不聪明的孩子,其实他不笨,是别人说他笨,让他产生了思维定势,使他变笨的。只有让他觉得自己不笨,才会变得聪明起来。只有改变了自我状态,学习才会努力,才会进步。我辅导差生转化,后进变先进,使当时家长老师认为考大学没有可能的,不仅考取了大学,还读到硕士、博士学位,就是利用“罗森塔尔”效应这个办法的。(举例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告诉我们:一个孩子,大人说他聪明,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应该学会正确地夸孩子,唤醒他改变自我状态,产生自信,让他燃起脑中的希望之火,鼓起理想的风帆,他就会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成为学习的天才。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始终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绝对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教育原则,别等孩子错了再纠正。
家长对孩子的言行,用心去听,用心去看。弄清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抓预防、抓苗头,进行正面的早教育,千万别等孩子形成错误之后再去纠正。
    5、家长教育孩子,不仅要有方法,还要讲艺术、看情况、选时机,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有效果。家长不仅要有方法,还得讲艺术,看情况,选时机。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机、方法、内容都不一样。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不要批评,不要指责、不要埋怨,别说泄气话,要学会安慰,学会鼓励,待孩子情绪稳定时,再加指点,引导孩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当孩子不愿意听时,家长千万别唠叨。别有情绪化,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当孩子高兴时,家长心态端正时,对孩子进行教育,效果比较好,因为家长心情平静时,讲的话有理、有据、言辞不刻薄,孩子愿意听。这个时机,家长必须抓到抓住。还要注意家庭教育中的“超限效应”。(作解释,略)
    青春期时的孩子,逆反心理强,家长一般不容易和孩子沟通,家长的讲话要小心,说话不能太直接,要含蓄,一般不直接挑明,进行暗示指点,孩子就知道家长要说什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到孩子的角度上想问题,看问题。想一想,大人怎么说,自己愿意听。然后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再去说服孩子,孩子容易接受。
对子女的早恋现象,不支持,不歧视,不大惊小怪,不声张,冷处理。循循善诱地进行正面教育,让其自己正确对待男女之间的感情问题,但不能越雷池半步。家长一定要善待对方,越是善待对方,孩子越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劝告。先摸清孩子的心理,再进行教育。
    家长教育孩子,父母必须意见一致,如果一个严,一个宽,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要商议好,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商定该由谁出面谈有利,就由谁出面,进行说服。让孩子知道这是父母共同的意思,别抱幻想,只能接受。家中有老人家,告诉他们:为孩子好,当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时,要站在孩子父母一边,不要成为孩子逃脱教育的避风港。
    6、良好的家风,是对孩子无声的教育。
    不论是农民、工人、商人、知识分子、军人、干部,只要家风正,都能培养出好孩子。凡是家风不正的家庭,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所谓家风,就是家长的思想意识、言行、人品所形成的家庭氛围、家庭气氛。良好的家风,是对孩子无声的教育——此处无声胜有声,再加上家长正确地导向,严格科学地教育,在成人成才的道路上,孩子一般会健康成长。如果家风不正,势必影响孩子,孩子会受到精神污染,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容易走下道,走邪路。即使当时家长有说教,孩子不相信。因为家长说的做的不一致。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家长必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讲文明,讲礼貌,做事做人有规则,端正家风,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细观社会现实,那些气质高雅、人品高尚的人,都是自幼良好的家风所造就的。
    要特别提及母亲在端正家风、教育子女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心智和品格塑造上,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要大过父亲。如果母亲是个善解人意、追求真理、性情温和、有说服力,慈爱有加,纯朴善良,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在母亲地影响下,孩子就会逐渐养成了高尚的品格。如果说民族是家庭作用的结果,而人民则是母亲作用的结晶。世界上不论哪个国家,女性的状况都会影响着本国人民的道德水准、行为方式。如果女性品格高尚、常识渊博,整体社会道德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说到底,要彻底改变家庭教育的状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首先要提高母亲的素质。俗话说“什么娘,出什么孩”是有道理的。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瞩目,但精神文明程度,还有很大差距。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应从每个家庭做起。但目前的家长思想意识,道德水准,行为规范,育子能力,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家长的素质急待解决,建议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多在这方面加强宣传和指导。只有家长素质和培育子女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落到了实处,整体国民素质就会大大提高。
                    临沂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
                               薛奎喜
                                      2012年12月
 

上一条:漫谈“预期心理效应”及其应用   下一条:蒙阴县关工委调研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