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郯城一中退休老教师刘梦林先进事迹材料
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退休之后的刘梦林老师,经常沉浸在“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满腔热血,培育栋梁”的回忆中,为自己从事一辈子教育工作感到欣慰和骄傲。
刘梦林,1936年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195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同年分配到郯城一中工作。是山东省首批特级教师,曾任郯城一中教导主任、副校长,1990年离职,1996年退休。退休后本应享受天颐之乐,但他不肯离开教育这方热土,仍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做青年教师的领路人,被誉为青年教师的导师
刘梦林是郯城一中物理教学的权威,他担任领导职务,仍然没有离开讲台,在教学中,他刻苦钻研,大胆改革,物理教学成绩优异。他自制的物理教学教具——安培表、伏特表、双金属片演示器等曾经荣获市科研一等奖,并在全市推广使用。1990年,刘梦林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由于学校缺少物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还需要他做指导,学校决定让他带领青年教师继续工作。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刘梦林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订制度、立规矩,抓执行”,从写教案、上课、批作业,到写反思、出考卷、进行试卷分析,“传帮带”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他要求青年教师,每次参加学习、研讨、听课活动,都要认真记录,发言必有准备,每学期交一份小结。每次公开课之前,刘老师不仅再三检查他们的教案准备情况,连教具都一一准备好。
高中物理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中学阶段比较难的学科。不仅是内容难度大,在教具的使用上,不少教师操作技能差。教师都不能熟练操作,怎么教学生就可想而知了。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刘老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手把手的教,直到他们熟练掌握,灵活使用。在指导青年教师期间,刘梦林老师自制教具旋转磁演示器60多件,打点式磁偏纪录仪30套,他制作的教具方便耐用,既培养了青年教师的操作技能,又为学校省下了一笔经费。在刘梦林老师的建议下,学校定期举行观摩课和公开课,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实行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结成对子。在刘梦林等老教师带动帮助下,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刘梦林老师不仅关心青年教师的教学,对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也给以指导和关怀。他经常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名言勉励自己和青年教师。有一位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班主任工作不到位,受到了学校领导的批评,一度表现消极。刘梦林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找这位青年教师谈心,以自己年轻时工作的艰难与无人引路之苦为例,启发青年教师工作的光荣感和幸福感,指导他正确对待批评,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安心工作。另一位青年教师,公开课得到好评后,流露出自满情绪,认为在当教师是大材小用。刘老师就以“教到老,学到老”的切身体会,勉励他学无止境,精益求精。有的青年教师业务上肯钻研,政治上少进展,顾老师就从政治上引导他,鼓励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刘老师的教导下,青年教师在郯城这片热土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些“进步”的背后,凝聚着刘老师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在刘老师身上,青年教师看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炽热的爱心铸就的崇高师魂。
二、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做义务宣讲员
退休后的刘梦林老师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他自觉参加郯城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参加关工委的各种活动。他认为关心下一代成长是离退休同志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一代人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存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能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也是一种荣幸和骄傲。它既有利于国家和社会,也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加入关心下一代队伍后,他一月数次与小朋友谈理想、讲道德,除此之外还向中小学生进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宣讲,宣传道路安全,以及怎样预防雷击、火灾、游泳等意外事故的自我防护。
他深感对青少年加强民族精神、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教育必须引起重视。认为当前学校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枷锁,放松道德教育,忽视了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他兼任校外辅导员,积极协助学校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举办了“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的讲座,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及近代革命斗争史,向学校建议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唱一首歌颂民族精神的好歌,读一本颂扬民族精神的好书,做一件继承优良传统的好事,使学校将这一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退休多年来,他为郯城县青少年健康成长倾注了满腔心血。为了使青少年了解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他呼吁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撰写整理了大量演讲稿,他的演讲稿为了使学生爱听、效果好,他常深入学生了解思想现状,做到有的放矢,贴近生活,用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述,深受师生的欢迎。
三、关爱妻子,患难与共
刘梦林老师的爱人身体一直不好,特别是到了老年,慢性肠胃病折磨着她。孩子们工作忙,照顾老伴的工作基本上都由刘老师来做,他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他照顾老伴的日常起居,一日三餐尽量做出可口的饭菜,让老伴增加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刘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常常对老伴讲,生活要有追求,要注意身体保健,只有身体好了,才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鼓励她树立生活的信心。
老伴的肠胃病到了不做手术不行的地步,刘老师劝说老伴来到了医院做了手术。住院期间,刘老师陪护着她,为她喂食、换衣,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们看到父亲每日陪在母亲身边操劳的身影,都很心疼,赶过来帮忙。然而,脾气倔强的他一想到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压力,拗着劲儿拒绝了。
做饭、喂药、按摩……刘老师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不管多苦多累,不管花多少钱,我一定要继续带她看病。”为了看好老伴的病,刘老师一次次到医院买药,还自学中医,帮老伴理疗。医生说,肠胃病要注意营养,要吃有机菜,绿色食品,刘老师就在院子里种上了老伴最爱吃的黄瓜、茄子、豆角等。本来,种菜对刘老师来讲是个外行,但他虚心向当地老农学习请教,在不同的时节,种上不同的蔬菜。他的蔬菜长得又快又好,比老农的蔬菜还水灵,和老伴吃不了,还分送给邻居们。
在他的精心调理下,老伴的身体终于有了好转。
和老伴风风雨雨一起生活50年,夫妻俩不弃不离,相濡以沫,互相关爱。刘老师说,虽然老伴因为患病精神状态不大好,头脑不大清晰,但他能感觉到老伴对他的疼爱。
刘梦林老师经常教育学生和孩子们,人活着要有理想、有追求,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年轻的时候要努力工作,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年老了要有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不断发挥余热,做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社会和家庭的累赘。
刘老师今年78岁了,但他看上去像是一位刚刚退休的老教师,对生活和工作的热爱,让他显得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退休生活没有让他寂寞和无聊,他感到更多的是生活的充实、身心的愉快以及人生价值的体现。